俗语:腊月做不富,正月玩不穷。
连日来,春雨下个不停,正值雨水节气,依然寒气袭人。18日下午,阳新县黄颡口周堡村花卉苗木基地里,10多名脱贫户穿着雨衣挖坑、补苗,忙得正酣,有说有笑的丝毫不觉得冷。
“这是过年前售出苗木的空地,我们抢抓节气,重新补种新苗,免得空地。苗补好后,田间管理可又开始了。”脱贫户夏起富微笑着边挖坑边说道。
“我们不一样,要笨鸟先飞,早起的鸟儿有虫吃,勤字当头,在这苗木基地一年四季有事做。”夏起富的爱人冯巧在一旁补苗,也插话道。
今年58岁的夏起富2015年因一场大病,花去家中所有积蓄,因病致贫。“感谢国家的政策好,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,医疗费用大部分可以报销。2019年,病好后,村“两委”安排我们到花卉苗木基地务工,有个固定的收入来源,也成功走出贫困户行列。现在好了,我们长期在此劳作,去年,我爱人在基地就做了17000多元。我病好后,重拾泥工手艺,也能做2万元,没泥工做时,就来苗木基地做个几千元。”谈起收入,夏起富笑得合不拢嘴。
“我现在老不老,少不少,又没有一技之长,出去打工别人嫌我是个累赘,妻子身体也不怎么样,儿子读初中了。自从这几年在村花卉苗木基地务工后,每年能搞个一、两万块钱,我心满意足了。这些年,我家享受了国家一系列的帮扶政策。”八组52岁的脱贫户黄康发动容地说道。对于未来,把日子过好了就是对帮助过他的人最大的回报。而他最大的希望是儿子能学有所成回报社会,将这份恩情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
周堡村花卉苗木基地面积500多亩,是该村通过招商引进湖北省一绿化股份企业,通过流转土地+入股分红的形式兴建起来的,主要栽种红叶石楠、紫薇、桂花等苗木花卉。
基地管理员夏柱文介绍,春季是栽种苗木的最好季节,春节一过,不分天晴下雨,抢抓雨水充沛的有利时机,每天有10人左右来做工,主要是脱贫户,高峰期有20多人,每天务工8小时,工资80元。在基地务工人员中,汤杏园一年工资最高收入两万多元,最低的也有万把元。去年苗木基地为当地脱贫户增收近30万元,还不含土地分红款和村集体收入。
春雨依旧持续地下着,夏起富、黄康发,汤杏园等脱贫户依旧在雨中忙碌,还有他们的欢笑声也在雨中徘徊……
通讯员 曾邦勇
责任编辑 梅晓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