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头山管理区:党建引领聚合力 实干担当谱新篇

2025-05-13 09:45  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: 503

春末夏初的阳新县荆头山农场,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。在全县 "干部素质提升年" 活动中,荆头山管理区党委创新推行 "党建 + 服务" 模式,让党旗在农业生产一线高高飘扬,以实干担当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
党员服务队 —— 田间地头的 "及时雨"

"多亏了方支书带农业专家来指导,我家 20 亩油菜轻微的菌核病得到及时控制。"5 月 8 日,牧羊湖生产队种植户李盛才望着长势良好的油菜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这是管理区开展 "党员包保责任田" 活动的生动写照。

由农场农业服务中心牵头,12 名党员干部组成 3 支农业服务队,采取 "1 名党员 + 1 名农技员 + 5 户农户" 的帮扶模式,在农业生产关键期开展 "五个一" 服务:每周一次田间巡查、每月一次技术培训、每季一次测土配方、每户一套种植方案、每年一次产量评估。截至目前,已解决农户急难愁盼问题 17 件,预计今年油菜亩产可提高 5% 左右。

技术示范岗 —— 柑橘园里的 "智囊团"

在柑橘种植大户乐建国的橘园里,党员技术指导员王三友正指导新引进品种的栽植工作。"这个品种要控制好土壤湿度,建议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,成果期将水分保持在 70% 左右,果品质量会更佳。" 王三友边走边讲解栽植要点。

管理区设立 3 个 "党员技术示范岗",组建由 5 名党员技术骨干牵头的帮扶小组,重点推广 "三新" 技术:引进 "晴姬" 等 3 个柑橘新品种;打造 50 亩高标准种植示范园;试点 "柑橘 + 水蜜桃" 套种模式 50 亩。通过 "田间课堂"" 夜话技术 " 等形式,已培训橘农 286 人次,带动 30 余户发展标准化果园 200 余亩。

人居环境整治 —— 党群共建 "美丽家园"

每周五的 "清洁家园" 行动已成为管理区的亮丽风景线。5 月 10 日清晨,新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德猛带领 40 余名党员群众,对高速连接线至油渣湾区域进行全面清洁。"党员带头干,群众跟着上,现在乱扔垃圾的少了,主动参与的多了。" 新华社区支委委员陈沙芳介绍道。

管理区创新 "党建 + 网格" 治理模式,将辖区划分为 18 个党员责任区,实行 "包卫生、包绿化、包秩序" 三包制度。同时建立 "积分超市" 激励机制,居民可通过参与环境整治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。自活动开展以来,已清理沟渠 12 公里,改造 "四小园"24 处,评选出 12 家 "最美庭院" 示范户。

"我们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,让党员冲在服务一线。" 管理区党委书记曹源表示,下一步将深化 "四下基层" 实践活动,重点推进研学营地党建示范点建设,通过组织联建、资源联享、服务联动,打造具有农垦特色的党建品牌。

通讯员 杨雪

责任编辑 蒋丽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