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凉茶爷爷”舒登柱:36年风雨无阻 一杯凉茶传递大爱

2025-04-18 17:24  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: 1402 巫铭铭

水都网讯(全媒体记者 巫铭铭 陈雪 曹晓露)在丹江口市盐池河镇蜿蜒的山路上,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利落地将熬好的凉茶倒入大茶桶中。升腾的热气裹挟着茶香,为跋涉的旅人送去一丝清凉。这位老人叫舒登柱,今年66岁,是盐池河镇三岔河村的村民。36年来,他日复一日地守在自家门口,用一壶壶凉茶诠释着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的质朴信念。

舒登柱的童年记忆里,盐池河镇的古神道是香客与商贩的必经之路。上世纪70年代,泥巴路上每日过往的行人不下百人,口渴时只能蹲在溪边舀水喝。他的奶奶心善,每天凌晨五点便起床烧水,用柴火灶熬煮薄荷、金银花等草药茶,摆在屋檐下供路人解渴。

舒登柱说:“奶奶经常弄个大瓷瓶放在那,以前没有茶叶,就挖些茅草根、薄荷、藿香之类的,揪一把放在里面,来往的人从这里经过渴了就随便喝点水。”

1989年,舒登柱分户居住后,离古神道更近了。看着奶奶日渐衰老,他主动接过茶担,用积攒的积蓄购置保温桶、茶壶,在家门口支起固定茶摊。从此,无论酷暑寒冬,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,挑水、劈柴、烧水,待茶汤温热时摆上桌案。

舒登柱说: “我奶奶弄的茶水,就是方便以前到武当山的香客和过路的人,这也是一种行善的举措。她带动了我,我们也要把这个事儿持续下来。”

舒登柱的女儿舒晓兰说:“原来上学的时候,每天早上起来,我爸爸就把水烧好了放在外面,一放就是三十几年,这个习惯值得我们传承下去。”

36年间,舒登柱累计用掉茶叶1400斤、中草药1200斤,义务供应茶水80万人次,相当于每天要烧掉近30斤水。一开始有人不知道是免费的,还有人在喝完茶之后将钱压在茶杯下面。36年来,让舒登柱记忆最深的是那一元钱。

舒登柱说: “去武当山的香客过来喝了茶水以后,就把一元钱压到杯子底下。我们看到了,立马就把钱全都退了,只有一次,当时没有看到人家钱搁那,也找不到是谁,就收了那一元钱,一直到现在我们没收过。”

放下这笔钱的人或许不知道舒登柱,舒登柱也不认识这些人。甚至以后,双方也不会再见。但是这份源于陌生人之间的情意,舒登柱十分感动。渐渐地,“凉茶爷爷”茶摊免费喝茶就传开了。舒登柱每天风雨无阻摆好茶摊,路人行路口渴,饮下一杯温热的茶水继续赶路,已经成为小小山村中心照不宣的“默契”。

即使在种地吃不饱、生活非常艰难的时候,舒登柱也没有放弃,依然坚持每天摆茶水,分文不收。

舒登柱说:“那时困难的时候,我们穷的孩子上学连学杂费都交不起。但是茶水这个事坚决不要钱,就是费点柴,我们也要坚持下去。”

2011年,舒登柱的妻子突发脑出血,住院花费4万多元,家庭陷入困境。亲友劝他暂停茶摊,先顾好自家,他却摇头拒绝。那段时间,他白天照顾妻子,深夜等家人睡下后,仍摸黑烧水备茶。后来妻子去城里住院,他陪着照顾,也仍然叮嘱儿女在家要备足茶水。

舒登柱说:“当时孩子在家里,我就跟他们说,自己忙也好累也好,水这个事你们不能断。还是要给我摆上,那是替我做事,要天天摆在那。”

舒登柱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影响着他的一双儿女。每逢节假日,儿女便回家帮他烧水送茶。2016年新房落成时,他特意在临街墙边砌了水泥平台,方便路人取茶。

1993年至2018年舒登柱任村干部期间,曾多次被市、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。他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,更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。该村6组村民张力超家庭困难,长年在外省打工,父母患有慢性病,每年缴农村合作医疗时拿不出钱,舒登柱了解情况后,便自己拿出1000元帮他们一家三口垫付了医保,这一垫就是三年。张力超打工回来后给舒登柱送去600元,舒登柱却坚持不收。

在村里,左邻右舍谁家有困难,只要跟舒登柱吱了声,他总是第一时间去帮助。

村民薛明福说:”他是个实在的好人,我妈生病的时候,我不在家时是他帮忙照顾、送饭。有时我们出个远门,家里养的猪、鸡离不了人,都是他帮忙喂的。他家条件一般,但谁家有个急事,找他帮忙他一准帮。他家的茶摊已经设了三十多年,从未断过,就像一盏灯,照得人心亮堂堂的。“

36年坚守,从“凉茶小哥”到“凉茶爷爷”,舒登柱手上的老茧记录着时光,也让“善”在三岔河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。随着盐池河镇交通路网的完善,古神道上的香客与游客逐渐分流,舒登柱的茶摊曾一度冷清,偶有周末回家路过的学子来喝一口暖心的茶水。

随着这两年盐官路修建工程的启动,这座山间茶摊再次成为“补给站”。施工队进驻后,工人们顶着烈日搬运建材,舒登柱的凉茶成了最受欢迎的“解暑神器”。官盐路的轰鸣声中,舒登柱的凉茶依然温热如初。从香客到工人,变的是饮茶人的面孔,不变的是“一杯茶水暖人心”的承诺。

修路工人熊永金说:“山好水好人也好,水也甜,我们在修盐官路,喝水又方便。”

在这条山路上,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有一壶凉茶的温度。它告诉我们:善行不分大小,贵在持之以恒;文明不在远方,就在举手投足之间。舒登柱的故事,正如汉江畔的晨雾,看似平凡,却滋养着千万旅人的心田。

舒登柱的故事,是善行与坚持的生动写照。他用一杯杯凉茶,温暖了无数旅人的胃,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。一杯茶水,是一个普通人用半生践行的承诺。36年来,这杯茶从未因时代变迁而冷却,也从未因人事更迭而缺席。

记者手记

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,舒登柱的坚持显得尤为珍贵。他的凉茶摊,不仅是一处供人解渴的地方,更是善意与温暖的传递站。它提醒着我们,善行不必惊天动地,点滴之举亦能汇聚成海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,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。在这个小山村里,舒登柱用他的行动诠释了“勿以善小而不为”的真谛,让善意在人与人之间流淌,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抹亮色,也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温暖与力量。

相关阅读